close
2016-04-21 行程:羊角村Giethoorn---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市內觀光
美美的睡了一覺,起床后到樓下餐廳吃早餐,雖然品種沒有特別多,但也對得起每人EUR5.9這個價。款式每天都幾乎一樣,連續吃三天有點膩,當初應該訂兩天會更好。
美美的睡了一覺,起床后到樓下餐廳吃早餐,雖然品種沒有特別多,但也對得起每人EUR5.9這個價。款式每天都幾乎一樣,連續吃三天有點膩,當初應該訂兩天會更好。

吃飽飽出發啰,今天只有羊角村這個行程,但由于來回要用上起碼四小時,所以一大早就出發了。羊角村是荷蘭極負盛名的觀光小鎮,曾被列為「一輩子一定要去的19個絕美小鎮」之一,即使要花4個多小時來回也是相當值得的!
到羊角村的交通:
上9292查詢,自起訖站到羊角村Giethoorn,會自動規劃出路線:首先從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搭乘火車到Zwolle火車站(約1小時,中間要在Amersfoort轉站),火車站外面轉乘70號巴士(約1小時)于 Dominee Hylkemaweg站下車。或者用1小時42分坐到Steenwijk火車站再轉70號巴士坐20分鐘。70號巴士一個小時才一班,時間要抓好
如是不是使用OV卡的,請在去程時順便把回程的火車票買好(跟柜臺說Round ticket就可以了),那裏火車站沒有人工窗口,只能機器投硬幣或信用卡買票 。至于巴士票可上車時向司機購票。

乘坐的火車晚點了,中途不知道什么事故全車乘客要下車改坐另一火車,所以我們直接坐到Steenwijk火車站,到站后趕不上預定的巴士


還有很長時間巴士才會開,所以到站上的餐廳喝杯熱飲。餐廳只有三文治之類的輕食及熱飲,我點了cappuccino,咖啡味濃、不錯。友人A說她的Latte很好喝,奶泡打得很滑。想想也對,荷蘭是產乳大國,我女兒從出生吃到現在的奶粉品牌也是出產自荷蘭的。但奇怪的是,在荷蘭這幾天,即使坐火車到郊外的地方,也完全看不見乳牛的蹤影,難道荷蘭的乳牛都是養在牛棚里的?友人A對這杯Latte喝上癮似的,往后兩天一直說要找好喝的Latte,但就是找不到比這杯好喝的



遊客來到這裡,要體驗羊角村的靜謐恬適最好的方式就是坐遊船。本來打算先走走再找家比較便宜的船家,但進去后沒有找到地圖,不知道怎么走,所以直接在門口處這家買船票。后來坐游船時才發現,沿著這個售票處右手邊的河岸走,就能到達村上最熱鬧的地方。船程約一小時,沿著村內的水道游覽到達外海后返程,有荷蘭文及德文導賞,可是我們都聽不懂啊



↓我們坐的游船剛好是最后四個位,要反方向坐,而且一直被太陽曬著又熱又迫,很不舒服。早知道就坐晚一個班次的船,選個舒服的位置


↓乘著小船出發啰~~~

羊角村原本只是塊土壤貧瘠的低地,除了泥炭之外一無所有,只有貧苦人家和來自異 域的流亡之徒願意在此定居。他們靠著挖採泥煤塊維生,從而在這片土地上挖鑿出一道道縱橫的溝渠,後來居民們索性利用這些溝渠運送物資,把狹窄的溝渠拓寬為可以行船的河道,形成今日的水鄉面貌。小船是當地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,因而有人將這裡比喻為「荷蘭的威尼斯」!


這個小鎮的名字叫羊角村,但在這實在看不到幾隻羊!原來,早期居民在挖掘煤炭時,曾經挖出大量山羊角,那是中世紀時繁衍於此的野生動物遺骸,從此村民們便稱呼此地為羊角村。今日的村民早已不以挖煤為業,轉而務農或放牧,但他們以蘆葦編成的屋頂,仍是羊角村獨特的民居特色。過去使用蘆葦當作屋頂,是因為窮苦人家買不起磚瓦,但現在蘆葦的價格比磚瓦還貴,是有錢人才負擔得起的建材。而作為荷蘭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,羊角村是許多富人退休後的定居首選。


雖然羊角村現在已成為世界知名景點,每天到訪的游客洛譯不絕,但羊角村絕對沒有威尼斯那股市儈的商人氣息,仍保持著質樸的鄉野寧靜,實在難能可貴!有些遊客喜歡到這里住宿一宵,真正體驗羊角村與世隔絕的寧靜生活,只是這邊沒有大型酒店、有提供住宿的民宿不多,要盡早訂房。我們是懶得拖著行李到處走,所以只安排一天來回的行程到這里。

↓這家遊船才EUR6,而且每人還配一杯熱飲,我們怎么那么笨選了家貴的


↓下面這照片正正就是詩人馬致遠在《天淨沙》描繪的情景:小橋、流水、人家!!!

↓每個住家門前都設有船只的停靠處,還有木橋相連接,閑時可以走到橋上看風景,多美妙的畫面~~~

↓除了坐游船,還可以與朋友自租小船,享受劃船樂,下面這班青年人玩得好興奮呢。


↓這是我們今天的午餐:烤肉拼盤EUR18、海魚拼盤EUR16,主菜味道一般,倒是配角的薯條值得一贊!荷蘭的薯條真的很好吃,隨便找一家也不會踩到雷


↓羊角村其實不大,整個小村全長約7km,悠悠閑的逛了三小時,坐14:17的巴士回程。林生臨走前還要跟幾只小動物道別


↓20分鐘的巴士回到Steenwijk火車站,坐14:41火車,車程1小時42分,車資EUR21.90每人

↓下午4點多回到阿姆斯特丹,到市區走走。

↓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為荷蘭最主要的鐵路轉運中心,本身就是一個值得去景點,1881年動工,1889年開幕,整棟建築採用哥德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風格,聽說東京火車站也是以這里作藍本興建的。

↓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正面對出的大街就是阿姆斯特丹購物大街。在歐美的主要城市裡,總有一、兩條特別有名的購物大道,標誌著這個城市的潮流指數,也成為觀光客消費的重要據點。阿姆斯特丹雖然城市範圍狹小,但購物區域卻出奇的大,以致於竟然選不出一條代表性的觀光大道,因為整個市中心都塞滿了觀光人潮,這條街算是購物點最密集的地方!


↓我們要了最大份的,EUR4.95,選了茄汁及芝士兩種醬。好大的一份,有我兩只手掌高,四個人完全吃不完。薯條酥脆好吃,怪不得生意這么好


↓再走前一點有另一家薯條店,人潮沒我們吃的那家多

↓荷蘭有名的芝士專六店---Old Amsterdam,超市也能找到這個牌子的芝士。店內大部分的芝士可供客人隨意試吃,非常大方。

↓我一向都不太喜歡吃硬身的芝士,所以買了這盒軟芝士回港,涂面包、餅干都非常好吃,開口之后必須放冰箱,我們那盒吃了一次沒放冰箱,結果壞掉了,好可惜


↓這座是世界上第一間以性為主題的博物館。要買門票的點我們當然是過門不入


↓走到阿姆斯特丹最熱鬧的地方---水壩廣場,不論是國內人民歡度節慶,或是工會罷工示威抗議,水壩廣場永遠都是集合地點。由于就快到荷蘭的重要慶典國王節,廣場上擺放了很多機動游戲攤檔,十分熱鬧。


↓接著往運河方向走去。 最內側的辛格河(Singel)在15世紀便已存在,最早是作為護城河之用,到了16世紀末,阿姆斯特丹展開大規模運河工程,陸續挖鑿了紳士運河(Herengracht)、皇帝運河(Keizersgracht)、王子運河(Prinsengracht)與辛格運河(Singelgracht),這些運河一方面排乾城內沼地,擴展城市範圍,一方面也能通舟楫,便利出入港口的貨物集散,而四通八達的水圳,也讓阿姆斯特丹得到了「北方威尼斯」的稱號。2010年,阿姆斯特丹環形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!

運河兩旁的山形牆倒映在平靜無波的水面,钩画出阿姆斯特丹獨一無二的謐靜城市景致~~~

↓下图左边岸边的方形屋是阿姆斯特丹独有的水上屋,有兴趣的話可透过各大订房网站预订房间,体验这种独特的水上住宿。由于水上屋的牌照较普通住宅贵,所以要入住这种水上屋也得付出比酒店高一点的费用,晕船者慎住哦!


運河兩旁都是這種窄小又狹長的民房,據說以前的阿姆斯特丹是以門口的寬度征稅的,所以每家每戶都把自己的門口做得越小越好以逃避征重稅。如果要搬運大型家具,就要靠吊臂從窗口吊到樓上,所以窗戶做得特別大。漸漸地,這種因生活而造就的建筑風格反而成為阿姆斯特丹房屋的特色之處!

↓這座有著皇冠塔尖的是河畔最搶眼的建筑物,它的名字叫西教堂,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座新教教堂,興建於1620年-1631年,位於王子運河的岸邊。西教堂是阿姆斯特丹最高的教堂,其尖頂高85米,尖頂上是馬克西米連一世的皇冠。

↓回程時在Magna Plaza旁邊,也是Nieuwezijds Voorburgwal 路上發現一家很大型的Albert Heijn超市,我們在這里采購了不少晚餐的材料。旅行要了解當地人生活的最好方法就是走進他們的超市!超市亦是自助行的旅人最好的補給站!

↓4月正好是白露荀的收成季節,荷蘭是白露荀的產地、平宜又新鮮,不狂吃實在對不起自己

晚上七點多,雙腳已經走得麻木了,回去青年旅舍煮晚餐。阿姆斯特丹還有很多有名景點,如:歷史博物館、Heineken啤酒體驗館、安妮之家等 ,但我們都沒興趣去。自由行最大的好處就是隨心所欲,想去哪就去哪,不用為了踩點把自己搞到累跨跨,旅行的真正意義不應是到此一游!
↓由于找到大型的超市,今晚的晚餐好豐盛:煙肉意大利粉、白灼青菜、煙肉炒雙荀、烤雞翼

吃飽飽睡覺去,迎接在荷蘭的最后一天行程:鬱金香賞不盡~~~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